我们自称“炎黄子孙”,是因为炎帝、黄帝的子孙众多。他们多半留在天上当天神,但天庭太挤,于是有些下凡当起人王。例如帝喾高辛氏,他是黄帝子孙中,第一个下凡当人王的。
高辛王娶了一位大耳朵的王后,有一天,这个王后的耳朵疼了起来。王后的耳朵一疼就疼了整整三年。
然而三年后,有一天,大耳朵王后耳朵疼得受不了,伸指去掏掏掏,竟然掏出一条三寸长的大金虫。虫一掏出来,王后的耳朵就不疼了。
大耳朵王后仔细检查这条虫,越看越稀奇,就把它放进葫芦里,试着用黑豆饭喂它。
喂了几天,葫芦里的虫竟然变身了。这回它变身成一条狗。
这条狗全身长满闪闪发亮的金毫毛,一冲出葫芦迎着风,竟然立刻长大从头到脚一丈二尺。因为是从葫芦里跳出来的,所以就叫“葫芦狗”。
盘瓠
高辛王有了葫芦狗,开心极了,成天带着它,到哪儿都离不开它。
没多久,房王起兵造反。高辛王想不出方法对付他,对众臣宣布:“谁能打败房王,就封他万户侯,还能与小公主成婚。”
房王兵强马壮,想和房王对抗是鸡蛋碰石头,众大臣是聪明人,根本没人敢答应。高辛王一看大家的反应,心里更闷了。回到后宫,想找葫芦狗聊聊天。
没想到找遍后宫都找不到。问下人,大家两手一摊,没人知晓。
原来,葫芦狗离开王宫,直接往房王那边跑去了。房王的军队驻扎得巧,远在大海那一边,葫芦狗摇身一变,变成一条金龙,游过奔腾的大海,跳上岸,又变回原形。
葫芦狗见了房王,摇摇头,摆摆尾巴,逗得房王好开心,以为天上落下一条小狗来陪他:“你们看,你们看,连高辛王的狗都来投奔我了。”
当天晚上,房王大摆宴席,庆祝自己得此良犬。这一开心,连喝了几十碗酒,倒在床上呼呼大睡。
葫芦狗趁这机会,咬下房王的头,掉头就跑。
“那狗咬了房王。”
“快追呀。”
房王的部下骑着快马紧追葫芦狗。葫芦狗奔到海边,纵身一跃,又变作金龙游过大海。追兵被大海阻隔,不见葫芦狗的踪影,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了家。
葫芦狗把房王首级放到高辛王面前,高辛王高兴地想赏它几块骨头,没想到这条狗不吃不喝,成天在他腿边呜呜叫。
“难道你想要…”
高辛王想起自己的承诺,他摇摇头:“那怎么行呢?狗是狗,人是人,万般尊贵的公主岂可与小狗成婚?”
公主却说:“许婚的命令是大王下的,大王就该遵守。葫芦狗杀敌有功,为国家除掉大害,要是因为爱惜女儿微小的身躯,却对天下人丧失信用,往后还有谁会相信您的旨意呢?”
高辛王还是犹豫不决,他向葫芦狗说:“狗啊,你这样不吃不喝,成天无精打采的可不行。我知道你想娶公主,但人狗怎么成亲呢?这事传出去不就成了笑话?”
沉默的葫芦狗突然开口说:“大王,请别忧虑,你把我罩在一口钟内,七天后,我就会变成人了。”
高辛王半信半疑地用钟罩住葫芦狗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过去了,钟内都没有声响。六天后,公主怕葫芦狗饿死,悄悄打开金钟一看,发现葫芦狗除了狗头之外,身体都变成人了,但也因为公主提早打开,狗头无法再变。
葫芦狗从金钟里大步走出来,他披上大衣,公主戴上狗头帽,他俩就在王宫里成了婚。
盘瓠大婚
后来,葫芦狗带着公主进南山。他们住在山洞里,葫芦狗负责打猎,公主穿起平民百姓的服饰,过起平民百姓的生活。几年以后,夫妻俩生下三子一女,还特意带着孩子回去看望高辛王。
这些孩子都还没有姓氏,他们请高辛王帮忙赐名。出生时用盘子装的长子姓盘。出生时用篮子装的次子姓篮。小儿子想不出该赐什么姓,就在高辛王快把胡子捋断之际,天边打了几个滚雷:“那就赐姓雷吧。
高辛王赐名
公主的小女儿长大后,和一个勇敢的士兵结婚跟着士兵姓“钟”。篮、雷、盘、钟这四大姓,相互婚配,子孙繁衍昌盛,成了国族,大家都追认葫芦狗为共同的老祖宗。